做健康守护者
给孩子无“陷”未来
“这个孩子快8岁了,他是一站式产前诊断中心成立以来收治的第一个孩子;这个孩子3岁多,出生前有重度肾积水,做了宫内治疗,现在长得可结实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院长阴赪宏的手机里保存了许多孩子的照片,他告诉记者,几乎每年都会收到很多孩子父母发来的照片,这些孩子在得到该院出生缺陷防治团队的帮助后,顺利健康出生。
1 打造“一站式”服务团队
北京妇产医院是北京市高危孕产妇会诊转诊中心之一。随着国家生育政策调整,高龄等高危孕妇比例升高,产前诊断需求不断增加。
2017年6月,北京妇产医院一站式产前诊断中心开诊,标志着该院出生缺陷防治团队正式建立。北京妇产医院“一站式产前诊断中心的建立与实施”获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现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北京市属医院2017年创新性便民惠民服务项目”一等奖,2022年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征集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典型案例”。
据介绍,产前诊断是防止和减少出生缺陷的第二道防线,指在胎儿出生之前应用各种方法和检测手段,如影像学、生物化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某些先天性畸形或遗传性疾病做出诊断,防止有严重遗传病、智力障碍、先天畸形等的胎儿出生。
阴赪宏带领团队长期致力于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他告诉记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北京妇产医院便开展了产前诊断相关工作,2007年建立了产前诊断中心,该中心是北京市首批六家产前诊断中心之一。
随着超声、分子诊断等技术的发展,以及患者需求日益增加,2017年,北京妇产医院整合资源,时任副院长阴赪宏牵头组建一站式产前诊断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这种模式不仅是功能布局一站式,减少孕妇诊疗与检查过程中的往返次数,还是产科、超声、遗传、实验室等多个学科融合的一站式,可推动学科协作、孕产妇管理工作更加高效,转诊会诊流程更加顺畅。”阴赪宏强调。
记者看到,一站式产前诊断中心位于北京妇产医院东院区四层,设立了门诊手术室、多学科会诊中心、超声会诊室等,设置诊位30余个。产前诊断门诊可直接对外挂号(线上 线下形式),为孕妇提供孕期超声检查、染色体异常筛查、遗传咨询、超声会诊、羊膜腔穿刺、宫内治疗、多学科会诊等服务。
据阴赪宏介绍,北京妇产医院一站式产前诊断中心团队由5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中心设置了产前诊断临床组、产前超声诊断组、产前诊断中心实验室组。
其中,产前诊断临床组在一站式产前诊断中心副主任阮焱的带领下,精心打造了产前诊断门诊、遗传咨询门诊、胎儿医学门诊。产前诊断门诊致力于预防和阻断出生缺陷,精准诊断胎儿发育不良、结构畸形等;遗传咨询门诊为孕妇和家庭提供专业、人性化的遗传咨询服务;胎儿医学门诊专注于胎儿疾病的诊疗和宫内干预。
产前超声诊断组致力于早孕期和中孕期超声诊断,以及胎儿超声心动等产前影像学诊断,由北京妇产医院超声科主任、一站式产前诊断中心副主任王莉牵头负责。从2005年8月开始,一站式产前诊断中心承担北京市产前超声会诊任务,处理来自北京市乃至全国各地的相关疑难病例。当前,中心与多家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机制。
产前诊断中心实验室在一站式产前诊断中心副主任闫有圣、副主任王一鹏的带领下,设立了细胞遗传学实验室、产前筛查实验室、产前分子诊断实验室。细胞遗传学实验室利用先进技术,开展外周血、羊水、绒毛和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等;产前筛查实验室开展中孕期血清学筛查和无创DNA(脱氧核糖核酸)检查等项目;产前分子诊断实验室专注于开展多种分子遗传学筛查和诊断项目。
据闫有圣介绍,一站式产前诊断中心平均每年进行介入性诊断(羊膜腔穿刺)4000~5000例、超声筛查及诊断2万余例、无创DNA检测3万余例。
2 护航宝宝健康出生
北京妇产医院一站式产前诊断中心为许多孩子的健康出生保驾护航,豆豆(化名)便是其中之一。
3岁的豆豆健康活泼,接触唐诗半年时间,就已经能够背下100余首,妥妥的“诗词小达人”。谁能想到,豆豆的健康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关于那段经历,妈妈贺女士依然记忆犹新。
2020年底,贺女士成为了一名准妈妈,既兴奋又期待。此前,贺女士的产检比较顺利,直到怀孕4个多月时,她因下腹部不适,在建档医院急诊科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胎儿双侧肾盂分离。但由于孕周较小等原因,医生建议贺女士动态观察并复查。就这样,怀孕24周时,贺女士做了筛查畸形的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胎儿右肾积水。
怀着忐忑的心情,贺女士来到北京妇产医院一站式产前诊断中心,医务人员为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超声会诊。医生仔细检查后发现,贺女士胎儿右肾积水,肾盂肾盏均扩张,前后径为1.6厘米,肾实质较薄处为3.9毫米。
阮焱耐心地向贺女士讲解了病情、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治疗手段,建议她先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和胎儿染色体的相关检查。值得庆幸的是,胎儿的染色体未见异常。考虑到贺女士胎儿肾积水出现在孕周较早时期,且已为重度肾积水,若后续病情持续加重,将影响胎儿肾脏甚至其他脏器发育,建议在达到手术指征时进行宫内治疗。阮焱为贺女士开通绿色通道,让其在医院建档并进行接下来的产检,为宫内治疗做准备。
随着孕周增加,正如阮焱预判的一样,贺女士胎儿的病情持续发展。贺女士怀孕32周时,胎儿的右肾积水范围已达3.3厘米,肾实质进一步受压至2.0毫米。考虑胎儿当时右肾重度积水,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可能性大,且预计其肾脏积水将进一步加重,压迫正常肾组织,影响肾脏发育,阮焱果断决定为胎儿进行肾脏穿刺置管引流术。
阮焱与主任医师姜海利在超声引导下,穿刺一次成功。穿刺的瞬间,胎儿透明清亮的尿液被引流出来,两名医生顺利将“双J管”置入胎儿肾脏,将肾积水成功引流到羊水中,顺利快速完成了胎儿肾脏穿刺置管引流术。置管成功的那一刻,胎儿右肾积水便完全消失。操作完毕后,阮焱通过超声向贺女士展示宝宝强劲有力的胎心,激动的泪水瞬间模糊了贺女士的眼睛。
术后,贺女士没有先兆早产的任何征兆,术后第一天,复查超声显示,胎儿右肾未见扩张或积水,贺女士顺利出院。
3 让“纸上”成果走向现实
“当前,出生缺陷的发生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出生缺陷可由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也可由上述两种因素交互作用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部分已有关联的因素,关联强度尚缺乏数据支撑,是目前出生缺陷防控工作亟待解决的瓶颈。”阴赪宏表示。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的支持下,北京妇产医院牵头全国45个相关研究中心,建立了我国50万人规模的出生人口队列,为我国生殖健康研究提供了生物样本和孕前—孕早期出生人口队列多维大数据库,旨在探究出生缺陷的发生因素及与各风险因素的关联度,以采取相关策略,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
据介绍,这项研究于2017年启动,历时4年,在20个省(区、市)的45家相关医疗机构招募了超过50万名孕妇,收集了孕妇孕前及全孕期的遗传、环境及生活方式等暴露因素信息,并建立了全国出生人口队列生物样本库。目前,项目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相关内容陆续发表在《欧洲流行病学杂志》《生物信息简报》等学术期刊上,引起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
项目组在我国北方地区开展胎儿神经管畸形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孕妇孕期金属钡暴露,可能增加胎儿神经管畸形发生风险,神经管畸形病例组胎盘中金属钡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同时,为研究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环境因素,项目组开展全国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发现,随着孕妇孕期血浆中(含有重金属、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等)环境污染物总体浓度增加,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发生风险逐渐升高,而随着血浆微量营养素总体水平增加,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发病风险逐渐降低。该结果提示,孕妇孕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危险因素,而微量营养素为保护因素。
阴赪宏说:“我们要开发和推广出生缺陷防治新技术,并及时进行成果转化,让越来越多的‘纸上’成果走向现实,提高出生缺陷防治水平,惠及更多患儿。”
阴赪宏团队先后在染色体核型人工智能分析技术、超声影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等方面,建立了特色研究方向,并且已经形成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和专利。
团队开发了基于协同等位基因靶向富集技术(COATE)的新一代NIPT技术(NIPT2),该技术可实现染色体病、基因组病、单基因遗传病的全面同步筛查,将出生缺陷的整体检出率从10%提升至30%。
NIPT2技术的临床研究先后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育健康及妇女儿童健康保障”重点专项等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经费资助。目前NIPT2技术已实现了成果转化,在北京妇产医院和全国多中心开展临床应用推广。阴赪宏团队深耕出生缺陷防控及生殖健康领域,助力推进出生缺陷防控的各项指标持续优化,以满足妇女儿童的健康需求。
编辑:宣传中心
北京妇产医院
微信订阅号|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