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胎教学包括哪些内容和方法
我国古代的胎教学说主要包括谨寝室、戒淫声、杜邪色和正言行四个方面。谨寝室:即节制、戒绝性生活。古人认为这样做可以培养出操行高尚的后代。另外,孕晚期性生活对胎儿发育和母体健康均不利。
戒淫声:即淫乱不洁之声,也指各种噪声。与之相反的则是提倡多听诵诗声和琴瑟之乐,用和美的声音陶冶孕妇情感,影响胎儿,使下一代养成平和的性格。
杜邪色:即指淫邪、异常的视觉对象,如丑恶之物、异类鸟兽、操干动戈、打架斗殴、射杀生灵。与之相反的则提倡用美好的物象来影响孕妇、胎儿,见贤人君子、圣德大师,观礼乐钟鼓,欣赏军旅陈设,使胎儿形成庄严奇伟的形象,高尚纯正的品格和才能。
正言行:孕妇“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做,弹琴瑟调心神,和性情,节嗜欲,庶事清;争”,所生之子才会“贤明、端正、寿考”。孕妇本人要品行高尚,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孕妇的行为直接影响到胎儿出生后的品行。
育儿网细节提醒
古医典中说:妇女受孕三月,胎儿开始成形,但“形象未有定义,因感而发”,此时胎儿未定型有相当的可塑性,这一原理给胎教的施行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胎儿逐渐变化,“应感而发”“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这又构成了胎教中“外像内感”、“同为粗感”的原理,为胎教提供了指导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