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儿育女,古人认为是赋予女人的神圣使命,与有些国家对坐月子的轻忽,中国显得比较注重和小心翼翼。人们由经验告诉后人,做月子时对身体是十分关键的时期,月子时期保养得好,以后就会身体健康,无忧无虑,如果不小心出了差池,就会留下病根,难以治愈。
从一些社会现象看,女子身体也并没有虚弱和娇贵,很多明星刚生完孩子就又很快复出,根本就没有坐月子,当然,暂时看是没有什么问题,就是日后,时间久了会不会有就不得而知了。
既然古人如此重视坐月子,个人认为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老老实实做好每个细节最为稳妥。现代人如是,不知古人如何,有什么待遇和规定?
一、月子房的由来概述
1.皇家产育观简介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生命降临都难以表达内心无尽欢喜,在生命终结时也难以掩饰内心无限的哀痛。“生亦何欢,死又何惧”应该是人们比较深的感悟了。在古代人们在生育上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文化,明朝时期,在传承和发扬前朝的生育风俗的基础之上,也产生了独树一帜的内涵。
皇家的后代关乎江山社稷,多子多福一直都是上至帝王家,下至黎民百姓的一贯认识。多子的思想最早起源于在皇位继承上的需要,以及继承宗庙祭祀的需要。皇家只有子孙满堂,才不至于断了香火,也能确保皇权的后继有人。因此皇家对后宫嫔妃的生育十分重视,如果出现尔虞我诈,祸害皇子的情况就会招致极其严重的惩罚。
自商朝以来,古人就一直认为,“国之大事,在祀和戎”,就是说祭祀是国家的大事,古人认为祭祀可以消灾祈福,答谢神明,因此在国家治理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古代规定只有男子才可以祭祀,继承皇权。皇帝以延续香火,繁衍子孙为结婚的目的,因此皇家就有了后宫佳丽三千的现象。
明朝为了能照顾到皇子的生母,也煞费苦心,专门设立了月子房,以此鼓励生育和照顾生育有功的嫔妃。《周易》中说,“天地的大德在于生育”,“生”就是辞旧迎新,更新换代。在皇家看来,子孙满堂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说明皇家繁荣昌盛,有更多的人来共同治理国家,这也能保证国家的兴盛。
2.月子房名称的由来
皇家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更能保证培养出健康、素质高和能力强的后代。对于民间穷苦人家而言,这种外界的条件是无法比拟,求之不得的。皇宫对皇子的诞生十分重视,需要通过女官、御医和宦官的确认,是真怀孕,而且确保是经过帝王临幸才有的身孕,到了一定时间才会把嫔妃安排在待产的月子房,并安排宫女日夜守护。
月子房一说源自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古人认为人间不同的方面都有不同的神明管理,其中管理婚姻的是月神,而女娲就是所谓的月神,也是媒婆。古人把上天牵线姻缘的神明尊为月老,把记录婚姻的天书成为月书。把有关女子生儿育女的事情也冠之以“月”,例如皇后也是“月妃”,女眷的住所也冠以“月房”的称号,女子生产后的一个月被冠为“月子”,由是就把安排女子生产的房子称作“月子房”。
二、明宫月子房概况
1.月子房设立原因
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产房,古人认为血是肮脏的,所以同样认为生孩子的女子是不祥之人,接触会招致厄运,就连接生的产婆都会惹来非议。所以专门给女子安排了特定的地点生产,《礼记》有把产妇安排侧室的记载。
宋朝时期,把专供生产的房子称产阁,生产用的器具一应俱全,并会用绫罗绸缎装点“产阁”,这样可以防止阳光直射和阻挡风吹孕妇,还能起到保暖的作用。明朝沿习了这种做法,把“产阁”改称“月子房”,在快生产的日子提前入住。
据史书记载,明朝有专门管理后宫事务的女史官,其中的司赞、司彤史两人,记录嫔妃侍寝的具体年月日时辰,已经具体情况。这样就杜绝了装孕、假孕的现象,也保证了皇室生育的纯正血统。因此嫔妃一旦怀孕对于皇宫就是一件喜事,会给予医疗、物质和精神的鼓励和优待。
2.月子房设置和人员配备
明朝的后宫医疗设置较前朝完善,明初,如果宫嫔以下的宫女生病,医生不可以进宫,以各种症状开药。洪武年间,由尚食负责管理医药,司药两人管理药方和药物,典药和掌药各两人,辅佐司药管理,里面有女官担任。
明朝设有安乐方、月子房等专门服务于后宫嫔妃,安乐方还分成安乐堂和内安乐堂,内安乐堂是嫔妃治病之所,月子房供生产用,配有先进的医疗器械,还有医护人员,其中设医士36人,医官3人,产婆、乳婆等几十人。其中的医士和医官由太医院安排,药物也由太医院提供。
嫔妃生产容不得半点马虎,因此对医护人员要求很高,必须各尽其责,保证生产万无一失。在嫔妃临近生产之际,帝王会派太医院的医官轮流值班,还会赏赐嫔妃很多日用品、保健用品、药物和绫罗绸缎等,而且还会派人检查监督每次膳食,以及稳婆、乳婆、医婆等也会事先备齐。万事具备后,只等皇子出生,极速秉明帝王。生产时的医护人员主要来自太医院,三婆多来自民间。
据《宛署杂记》记载,普通妇女不得入宫,就算赐有妃位,没接到旨意也不得入宫。但是三婆可以出入宫闱。乳婆守候月子房,负责哺乳皇子皇孙医婆由各衙门选取精通脉络,懂药物和煎药,送到司礼监会等待召见,是下层女医。稳婆负责接生,检查乳婆。在临产前几天,三婆在内廷直房待命,分娩时再近身服侍。嫔妃生产后的一个月内都在月子房吃住。
三、月子房设立的功用和局限性
1.明朝月子房设立的功用
明朝月子房设立的功用很多,其一、明朝月子房的设立是对嫔妃产子功劳的肯定,对嫔妃有安慰和鼓励作用。各种医护人员能够起到保护产妇,确保身体健康的作用。而且他们能够提供保胎、护胎经验,不仅能消除分娩恐惧心理,也能有助于胎儿发育和成长,还能保证胎儿和嫔妃的人身安全。
其二,皇帝在得皇子时会赏赐医护人员和百官,有的还会大赦天下。帝王会时不时亲自或派人前去探望嫔妃待产和生产情况,皇子诞生后也会举行盛大的典礼,皇子诞生,月子房会留一个哺乳最好的乳婆,其余的三婆则会送回。
其三,古代很早就有胎教时的注意事项,比如在《皇帝内经》中记载,怀子三个月,在其他宫生活,眼睛不能看不好的,耳朵不能乱听,说话等要以礼约束。汉代的贾谊在《新书·胎教》中也有说明,从坐立、嬉笑、独处和控制情绪都要规范,有约束。皇子的胎教十分重要,所以皇宫更加着重胎教,保护胎儿和孕妇。明朝月子房的设立对胎教也有一定作用,它有比较安静的环境,能够舒缓嫔妃的情绪等。
2.明朝月子房的局限性
在古代医疗还不是很发达的时期,妇女在生产过程会有很大风险,流产、难产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上自皇宫,下至黎民都会烧香拜佛,祈福平安顺利。另外,尽可能招揽有经验的医护人员也是不错的选择,她们丰富的经验,使生产有了人员关怀保障,对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十分有利。
明朝生育文化包含了月子房的丰富经验,遵循古老的生育文化,认识到母子在身理和心理的一致性,强调胎教的重要性,重视嫔妃的日常饮食生活,稳定的情绪,以及周围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等。对怀有身孕嫔妃的身体调养、情绪控制、胎儿健康等都十分关注,这些对如今的生育医护、胎教等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月子房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它只存在宫廷,无法对民间的生育产生直接的积极作用,民间生育方面存在的各种缺陷和危险依然无法得到有利解决,只是间接传递了生育各方面的要求。无法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对民间产生影响。
结语
从明朝的月子房可见明朝的生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坐月子可能是古时候的人们对妇女的一种优待,也可能是遵从医嘱,这样使妇女有更多时间抚育婴幼儿,特别是皇宫嫔妃,达官贵人,有更多时间休息,对身体进行调养,所以上行下效传至民间,并且一直流传至今。
现在坐月子少则三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这说明坐月子有其医学上的道理,人们对身体健康还是十分着重,而且对古时流传的这种风俗习惯也是一种认可和肯定。
参考文献
1.崔靖《明朝后妃研究》南开大学2014年
2.万静《论中国古代帝王后妃制度的确立》2004年
3.徐斌《明代后妃制度初探》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4.赵崔莉《明代妇女地位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5.谭平《后妃与明代政治》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