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胎儿的听觉器官和神经发育的关系
在胎龄为2 6周时(6个半月),胎儿的听觉器官就已经发育形成,其结构和出生时基本相同,只是在中耳的鼓室与乳突的部分略存在点不同。出生前在鼓室内仅有极少量的空气存在,乳突的气化也未全部完成,直到出生时随着哭叫与呼吸,空气经由咽鼓管开始逐步进入到鼓室内,鼓室的气化工作才能完全完成。另外,当胎儿在宫内时,中耳内还存在许多同中胚层一样的胶状物。所以,从妊娠2 6周开始,胎儿的耳已有了接受声波的能力,并能将声波的“机械振动能”转换为“神经冲动”。这一点和正常人已经没有区别了。但是,这时,胎儿的耳朵对声波的传导仍以骨传导为主,这是和正常人唯一不同的地方。
胎儿的神经发育,从胎儿几个月开始,一直延续到生后2—3岁,许多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纤维的外周由磷脂构成的髓鞘才逐渐长出和完善起来,髓鞘神经在发育过程中先形成神经纤维,然后再逐渐长出纤维外面的髓鞘。对于神经纤维来说,髓鞘除了保证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使之比无髓鞘的纤维快之外,还有绝缘作用,使相邻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兴奋互不影响。胎儿和小儿神经纤维的髓鞘既然还不完全,兴奋就容易传到邻近的神经纤维,所以在大脑皮质容易形成较大的兴奋区。当声波经过外耳和中耳这些传音装置到内耳的耳蜗之后,根据声波的频谱宽窄不同,影响位于基膜上螺旋器中的毛细胞的多少的范围也不同。因而,引起耳蜗微音器电位和总合电位的大小不同,所以由耳蜗微音器电位所激发的耳蜗神经动作电位的大小也不同。由于耳蜗神经动作电位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到大脑皮质听觉中枢并引起听觉,所以声波本身频谱宽窄特征,决定了耳蜗神经动作电位的大小,及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质并在皮质上引起听觉的范围的大小。因为不同频率的声波刺激;在大脑皮质上有着不同的感受部位。所以,如果要给胎儿及小儿播放音乐,特别是通过耳机播放,然后在孕妇腹壁上放音的胎教音乐,一定不要选择播放那些音乐本身的频谱过宽(交响乐的频谱较宽)。